诗歌
作者
推荐
名人访谈
新星风采
创作故事
旅游诗报
创作
成果
交易

诗画商城
摄影大厅
经典诗句
作品定制

诗歌
创作
培训
诗歌理论
写作技巧
名作欣赏
诗歌学院
诗歌
活动
交流
活动预告
社团交流
诗人之旅
诗歌赛事
旅游
风景
展示
自然景点
人文景观
名胜古迹
生态田园
海诗路

· 名人访谈
· 新星风采
· 创作故事
· 旅游诗报

名人访谈 您现在的位置: 天象传媒网 >> 海诗路 >> 诗歌作者推介 >> 名人访谈 >> 正文
 
华中师范大学寒梅诗社

编者按:当我们面对着诗歌,读它或者靠近它,我们就如同在面对着另一个自己并在靠近自己。我想诗歌,是我们表达的另一种可能,是与回忆、与爱和美、与生命中美好的故事对话的机会。也可以说,这就是我们写作的意义。今天,当我们一起在月下读诗和写诗,我们都已经在和文学的最高殿堂发生着或多或少的牵连,而我们,因文学相聚,因诗歌相爱。我相信,你们当中依然会有人支持并加入我们,在文学、在诗歌的洪流里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很荣幸邀请到华中师范大学寒梅诗社现任副社长阿海与我们一同谈谈他心中的诗歌和寒梅诗社。

 

小编:阿海,你好。作为一名华中师范大学的在校学生,和一位诗歌喜好者,你能谈谈当初建立寒梅诗社的一些构想和回忆吗?以及当最初的文学趣味与个人感悟,遭遇学校社团体制规训时,你是如何面对这两者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 

 

阿海:最初,寒梅只是一个小的诗歌场,或者说,是一个小部落,所谓诗社是我们后来成立的。如果说构想的话,我们希望它能在通过诗歌收获自我中去传播温暖和诗的美好。诗社和别的社团不一样,若要强求一致就会变成形式化的东西,我们坚持自愿,坚持创作,不谈空话,感受青春、友谊和诗歌。

 

小编:你在自己的文章中写到,你对于诗歌保有的一种虔诚的相信,自己接近和创作诗歌使你获得了一个契机,自我经验被激活,词语有了更多的意义和象征的言说,你能不能谈谈诗歌对于你或者我们这一代人的意义?

 

阿海:我认为这个意义我无法去评价,它应该交给后来人或者评论家。面对诗的虔诚我想是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拥有的,我们永远不能对未知的事物说是或否。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通过阅读、创作、观察等等的学习与掌握可以对事物有新的认识,而诗歌则是这其中无与伦比美好的事物,它教会我们去爱、反思、怜悯、自我与失去自我、我认为,诗歌让我更好的成为一个人,甚至可能,它会让我们接近神,我想这就是诗歌对我们现代人的意义。从古至今,这个意义不会中断。

 

小编:我很赞同你说的,诗歌告诉我们爱、希望这些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成为了更好的人。同样我们需要在生活之外去打开一个文学的场域,重新打开关于“何谓诗歌”甚至“何为文学”的意义空间。我想,在你的写作过程中,一定有一些难以绕开的作家,他们或多或少的触发过你血肉中最敏感的神经,又向外并发出你个人的经验思考。那么你能说说么?

 

阿海:知识是无限的,对于诗歌,这种来源于广阔存在的知识更浩瀚。我读的书不多,小说诗歌散文甚至传记我都很喜欢。如果说影响,我想我通过阅读而遭遇的每个作家诗人都曾给过我影响,他们都很独特,我在吸收,也在形成,但同时也像阿多尼斯所说,书是需要挑战的,对于诗歌来说,保持独立性也非常重要,这需要一个体认的过程。一切都如迷惘中拨开迷雾前进,有的东西当你接触到它,能感到四射的光,而有的东西,则冰冷如水,它的流动你无法掌握,但依然可以抵达至某个方位。我想书,或者说呈现为整体的间接经验都是一面镜子,我们从不真实中体验新的不真实从而通向真实。

 

小编:你说到,对于诗歌来说,保持独立性也非常重要,那你觉得你自己诗歌的独特性在什么地方?近些日子来看你的作品发现你在现代诗歌中开始融入了很多传统的中国意象和元素在内,能说说你在这方面的尝试么? 

 

阿海:事实上我觉得当一个人完整无误地取出某些事物时,它们就展示了自身的独特性。这是肯定的,我们每个人写诗之人都是作为汉语的器官而存在,有的是肾脏系统,有的是咽喉系统等等,每个人的诗歌都要展示其的独特性,最终为世界展示可能性。这是我对于诗歌通向第二个人的一个理解。我很想打开传统的一个方面,其实我很厌恶一些词语,例如“回到传统”,“找到传统”等等,事实上传统就在我们身边,中国诗歌自从第三代诗歌之后就已经形成了真正意义的诗歌平台,它需要传统,这是我们的优势。我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大部分流传下来的是经典,是一个观照物,它并不高于我们与我们的创作,而是平行的观照的位置,艾略特说过,过去有过去性,同时也有现在性。对于传统,也是这个道理,它并没有离开,但它被遮蔽了,我们的审美在变化,如果你要单单去描摹,那肯定无法适应大众与时代,甚至是你自己,传统有利有弊,但我依然想要去尝试,这是一个伟大的参与,我能感到我是汉语的一份子。至于你说我最近的尝试,的确,其实很早就开始了,但我依然处在探索,并不认为它很简单,不仅仅是语言,我认为还有更重要的例如审美,存在性体验等等,中国古典已经告诉了我们很多,我们需要去观照,然后体现在我们的创作中,来展示我所处身的位置。这是我的一些想法,关于我的尝试,我认为还不够好。

 

小编:有人说,你的诗读不懂,你对此有什么表示?现代很多人都对诗歌保持戒备、对诗人的人品保持怀疑和抵触,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你自己作为一个诗人如何去回应这个世界的态度。

 

阿海:首先,关于诗歌的阅读,我认为创作和阅读是存在坡度的,一个严肃的创作者应该去向读者倾斜,但它有一个度。曼德尔施塔姆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认为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读者只是把诗歌当做创作者的世界观来看,而事实上创作者只是把世界观当做某种呼之即出的某种工具。同样是这个道理,我们读诗,要摆脱惯性的阅读思维,它是精神的旅行。诗歌本身就是一个事物,它会拒绝一些人,也会为一些人打开大门。我无法去迎合读者,我只相信诗歌,我相信我的诗歌。对于诗人的人品,我想在任何时代,我们都无权去评价一个人,要留给后人。诗人是平常人,它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工匠,这个反思我想在每个人身上都应该有,有位大哲学家说,指出别人的错误总是很容易。没有恒定的道德,也没有不犯错的道德家,我想就是这样。我信任诗,超过标准。关于对待世界的态度,我想我无法代表他人,我只能说我自己。我想从每一天开始,我们都在回应每一天,神就在空中,但看到它们让我们怅惘,我更愿意看到一个人,我们的回应卑微却高大,丰满同时苍凉,一个人面对世界有多变的可能,但说这几句话是坦诚的。 

 

小编:你提到了阅读问题,这一点不管对于诗歌甚至于整个文学场域来说都是尤为关键的问题。80年代吴亮重新提出“小说是用来阅读的”这一概念和常识性的问题可能正是对于“文学的阅读性”这个问题的反思。在我的观察中,对于“可阅读性”的美学观念的诉求似乎成为了很多年轻人对于作品和选本的首要标准,同时消费浪潮的兴起不仅拓展了人们多种选择的范围,也对文学的场域造成了冲击,不管是已经社会人士、或是说接受教育的青年学生,很大的一部分人都在越来越远离诗歌。在这个时候你和伙伴们组建寒梅诗社,把热爱诗歌的人重新聚集在一起,有人评价这不过是无意义的徒劳,认为坚持下来很难并且后续的力量过于薄弱,你有没有考虑过这种情况的发生?

 

阿海:首先我认为寒梅诗社的力量还很薄弱,我们也不应该有任何语气去要求任何一个人。我们做好自己就好。关于诗社的发展,我认为它首先是一个大学生为主的团体,它要先告诉我们爱和美好,其次是诗,我们通过诗来传递这种事物,本身就不存在任何问题。我不认为诗歌的阅读质量在下降,但读者减少是正常的,我认为这很必须,相比之前的中国诗歌,无论是意识形态的突破还是需求式的,它都略显不真实,而现在是一个理性的状态,与有关诗歌的活动变得隐秘,包括它的读者。他们也许从不在公众面前谈诗,但床上一定放着几本诗集。这就是阅读的正常现象了。折射在诗社身上,在二十一世纪的大学里一起读诗,其实是一件温馨的事,我不知你是否知道,美国也是有大二女生专属的诗歌读物的,哈哈,其实这都很正常,而现在我们通过自我来选择诗歌陪我们走过这或许仅仅大学的时光,甚至是一生,这些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生活,如何过得更丰满。诗社的发展需要真正喜欢它的人来延续,不能强求,每个人都是隐秘的种子,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不改变他人的方式去引导,让更多人参与其中,这都是自愿的,都是自己的选择。同时我认为信息化的东西也需要我们利用,比如微信,比如网络,都是传播的捷径,这一切并不矛盾,反而很美好。寒梅诗社的微信如果能每天为关注它的人推送一首好诗,我想这就是最美好的事,其他的事,我们只能尽力而为。

 

小编:同样身为“90后”,我很佩服你关于诗歌和文学创作的一些思考。我们的文学生活好像变得越发的复杂和多元化,近些年来很多批论家也都开始关注到“90后”写作的潮流,对“90后”的写作和诗歌都作出了很多见解和批评。但同时也有人质疑“90后”的文学创作,“90后”的文学被极其简单的认知为网络文学、俗文学,认为“80后”的文学创作仍然还处于一种尴尬的历史状况,“90后”似乎更为经典可言。你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你常说和诗歌圈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然而我相信你一定和一些同样年龄段的创作者或者更年轻的人有着或多或少的交流,你能谈谈你对他们创作的感受吗?文学的创作很难甚至无法达到平行,包括寒梅诗社在内,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大家的创作水平存在着某些差距,那么在你看来,“90后”写作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一个人如何通过文学和诗歌来想象和完成自我?我觉得这是你一直在思考,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与你的接触中,你经常会谈到“核心”这个词,那么你觉得个人在把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内化为一种语言、艺术表达或者诗歌的时候,它的核心是什么?

 

阿海:对于8090的诗歌我无法评价,它应该由专门评价的人去说。我只能谈谈我目所能及的东西,也仅仅是我个人的想法。我认为8090后的人都有了很好的一个诗歌环境,它是直接面对诗歌写作的,陈腐的东西在任何时代都存在,一个不懂得审视的人当然会缺失很多机会。我和全国一部分90后写诗之人都是朋友,他们的创作各有特色,都有自己隐秘的根,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前景。诗社的来源显然没有外界能力好,这很正常,外界一些崭露头角的90后他们对自身创作的定位和诗社对社员要求的定位我想应该有所划分,一个是基本层次,一个是超越层次。这不可强求,但我们依旧可以感受同一首诗。我个人认为90后面对的问题就是自身,这个问题简单到就如同当你走在一条路上,你要告诉自己,当前的任务是走上另一条道路,如此而已。反思是最重要的,它必须无时无刻出现,又不以摧毁的状态。
我认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有很多,当我们读了一本小说,我们随人物欢喜悲痛,在这之中我们对待虚构的他们就有了体会,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也会有微妙的变化,积少成多,对诗歌也是同样的道理,通过对文学的阅读我们改变自己,而创作就更复杂了,它在寻找,也在失去,在改变也在铸成,它需要一个人自己去体验,体会。
当一个人使用语言时,我认为他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同时不虚妄,这个核心并非来自一种取舍性的东西,而是一个向度,什么最重要,什么需要去直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尺。艺术是伟大的,我们不该妄谈它,当我们虔诚地向它走进,一切都是道路,一切都是可能,核心就是可能。 

 

小编:阿海的回答很有思考性。那么作为一个“90后”诗人,你的文学理想是什么?或者说下一步你打算在你的诗歌中进行怎样的尝试和技巧写作?我想,对于诗歌我们应该保有的一种态度大概就是像看护自家的后花园一样牢牢守着它吧。我觉得真正的诗歌,一定是源自内心的热情,源自内心某种隐秘的触动,一定是因为在生活中找到了某种和自己亲密的东西并试图通过自己的语言将之呈现出的一种对话,它可以说包含很多又可以说简单得只有情感。作为寒梅诗社现任的副社长,你有没有什么想对诗社的诗友们说的话?或是说对于寒梅诗社未来要走的路,你有怎样的图景构想和展望?

 

阿海:我不是诗人,我现在依然认为自己是一个诗歌写作者。90后的标签也容易遮蔽很多事物,当然了,你可以这样说,我都无所谓,我渴望谦虚,它让我感到坦诚会无时无刻给人力量。我希望能在日后的写作中能达到我所思所想吧,我希望结合中国古典的东西,拓殖现实的界限,尽可能遵从自己,也认真地去写,如此而已。
我想建立一个诗社是很不容易,它要归于所有寒梅同学的努力,我们在这样一个时代,做一件真正适合青春美好的事,它本身就是值得珍惜的记忆。我希望来到寒梅诗社的每个人都能收获诗的快乐和友情,他可以不写诗,也可以不懂诗,但他一定是向往美好的,像所有人一样,当这样的愿望强烈起来,我们应该保护它,让它成长。我希望每一个寒梅诗社的朋友,或者通过微信或者各个渠道关注我们诗社的同学朋友们都能收获自己的美好,衷心的祝福!
诗社未来哪也不去,它就在梅亭,就在华师,就在大家之间,它依然是要喝酒聊天的,也依然是要为更多同学提供一个寻找他想要的平台,有时候简单的东西看似微小,但它给人感动,默默却又力量绵长,我们想要就是简单的形式,美好的内心,青春的年华和丰富的记忆。在发展上,我希望诗社能越来越多的存在于大家身边,我希望我们的微信订阅户越来越多,每天有一个人因为我们而读诗我认为就是一种快乐,来自你能感受到世界上你和他人的快乐,这气息来自于我们寒梅每个人身上,同时以青春的气息散发在天空。 

 

小编:谢谢阿海非常精彩的回答、我想无论是”文学院“还是”中文系“或者说别的专业的同学,都不应该是一个远离文字、远离文学、远离创作、远离诗歌的人。

入秋以来,风云变幻,而我们身处于巨大而隐秘的文学场域和历史坐标中,在古老的诸子、唐诗宋词和当下的诗歌之中徘徊,我们应该常常回想起帕斯捷尔纳克《哈姆莱特》中那一句”倚门倾听远方袅袅余音,从中捕捉这一代命运的安排“。我想,趁着还有这个兴趣心愿的时候去做好并承续这样的文学理想和文学故事,愿以后的每一天,都是文学的光明日,都是诗歌的光明日。诗心不灭,诗歌不朽。


主办:广西北海市民族文化促进会    广西天象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海诗路文学院
地址:广西北海市长青路佳利大厦A座13楼D     电话:0779—3885816      QQ:1003776012
Copyright ? 2017 txcm365.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天象传媒 桂ICP备11002552号—4